
主讲:李天葆
主持:方美富
日期:29/8/09(星期六)
时间:11am-1pm
地点:PC033
Chinese Studies Society, UTAR
有兴趣者,可到以下地点购买,售价为每本12令吉:
八打灵校区:27.08.2009(星期四)
PC(Foyer) 8 a.m. – 4 p.m.
PE 8 a.m. – 12 p.m. / 2 p.m. – 4 p.m.
PD(B3) 8 a.m. – 12 p.m. / 2 p.m. – 4 p.m.
28.08.2009(星期五)
PC (Foyer) 8 a.m. – 4 p.m.
PE 8 a.m. – 4 p.m.
PD(B3) 8 a.m. – 4 p.m.
金宝校区:
28.08.2009(星期五)
食堂 8 a.m. – 4 p.m.
若有任何疑问,可联络:
—>1. 罗湘婷 016-6512161
—>2. 陈嘉怡 016-2815518
—>3. 许碧珊 012-6034916
存货有限,先到先得唷!
何谓非主流电影?它们与一般的商业电影有何不同?导演意欲透过这一类的制作来带出怎样的信息或价值观?在这场沙龙座谈会中,两位主讲人——黄麒达和曾繁道,透过对许鞍华《天水围的夜与雾》以及丘礼涛《我不卖身,我卖子宫》这两部影片的解读,对以上问题作出了剖析。
短短的两个钟头时间,自然无法让观众观赏完整两部影片。对此,主讲人精心地选择了电影中的几个重要片断来播放,再进行解说。他们表示,这两部影片的题材各异,然而有些共同之处,即意在打破一些现有的主流价值观,对香港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与制度作出批判、控诉。
这一类电影,既然是为表达一些严肃、深切的课题而作,看了之后,自然得不到观看一般娱乐性质较强的商业电影后的快意,而另有一种沉重感。然而,当我们习惯性地让自己淹没于流行商品的洪流时,是否也该考虑另一种选择,倾听,另一种声音?从这场座谈会中,可作出如是反思。
众生万象。
座谈会圆满落幕,摆个V字型手势拍照留念。